烟台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房产家居、商旅生涯、热点新闻、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2-23 21:05:00
新华财经上海11月23日电(记者杨溢仁)近期,受债市波动加剧影响,信用债一级市场取消发行情况明显增多。
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债市调整大概率将延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信用债投资不宜过多博弈市场反弹,在资金面难回年中宽松状态的背景下,还是建议各机构保持短组合久期。此时下沉策略的性价比略低,应尽量避免过度下沉、饮鸩止渴,以策安全。
一级发行取消增多
近期,资金面预期转向、防疫政策优化、稳地产政策加码,负面因素共振发酵叠加债基赎回引发负反馈,导致债市呈现踩踏式抛售。
聚焦信用债方面,除了二级市场收益率大幅上行外,一级市场推迟和取消发行的情况亦明显增多。
天风证券研究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初至今,市场中共有70只信用债取消发行,涉及规模532.7亿元;信用债取消和推迟发行规模占当月总发行体量的9.44%,创2020年11月“永煤事件”发生以来的单月新高。
不仅如此,信用债取消发行主要集中在11月14日至11月18日。当周,信用债市场的总发行量为1619.4亿元,取消发行信用债45只,涉及计划发行规模356亿元。以周度数据来看,取消和推迟发行占比达到了21.98%,创2022年以来新高。
“对于信用债而言,收益率的调整仍有一个过程。”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亦表示,“一方面,债市面临再平衡,不论是企业接受市场变动,还是投资者预期从分歧到形成一致,都有一个过程。此外,信用债本身流动性较差,因此调整很难一蹴而就。”
机构心态日趋审慎
作为信用债筹资主体中的绝对“主力军”,城投利差的走扩市场有目共睹。
根据券商统计,截至11月18日,城投债AA、AA(2)等级1年期收益率较11月10日分别上行了67BP、74BP,信用利差走扩了34BP至41BP。
而记者注意到,上周城投债的高估值成交占比为79%,环比继续上升且创下年内新高。分结构来看,1年以内的成交占比大幅上升,其中,江浙城投占比39%(年内高位),显然,这从侧面说明,当前中长久期、非核心区域的城投较难抛售,并不是相对更优的投资标的。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城投债“风险无忧”的时代已经过去,频繁曝光的非标债务逾期和技术性违约事件,意味着“公募破刚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向后看,若城投出现超预期风险事件,很可能会引起市场较大波动。彼时,即使是持有专项债的平台存量券也会受到负面影响。”招商证券固收分析师李豫泽指出,“由此,对于城投债的增持,我们认为应留有一份清醒,强财政省份区县类城投债收益增强策略仍会是‘决胜点’,但需以主体是否承接专项债作为参考依据。高负债省份城投债的配置价值,取决于土地财政拐点与债务化解应对之道,上半年贷款和债券额度的释放,能否稳住相关区域预期,值得关注。”
华泰证券研究所固收团队亦认为,城投债布局方面,应以避险为主。对于债务率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弱区域,建议规避,放弃通过信用下沉挖掘超额收益。
“城投公司财务指标所反映的信用优势和劣势程度不及一般企业明显,因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依赖其所属政府的支持。”穆迪副董事总经理钟汶权称,“因此,聚焦城投择券,我们建议对城投公司的信用质量进行整体评估,重点分析政府支付机制与城投公司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以及政府资金支持的稳定性和充分性。需指出,在持续演化的监管环境中,政府的支持安排正日趋多元化,例如通过现金注资、股权和资产注入,以及通过拨付政府债券资金等。相比之下,根据‘建设—转让合同’直接支付的方式正在被逐步淘汰。”
布局提请安全至上
再就备受市场关注的地产行业来看,高频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月19日,30大中城市单日平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3375套,较10月日均下降10.65%,较去年11月日均下降33.19%。
银河证券认为,目前房地产行业基本面修复路径仍较为曲折,前期政策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因此四季度机会与风险并存。一方面行业风险并未完全出清,另一方面前期困扰行业的主要问题已逐步获得修正,行业在政策“组合拳”的支持下有企稳概率。
“尽管进入11月以来,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暖风频吹,一系列支持举措有望助力房地产市场和信用环境局部修复,但出于审慎考虑,鉴于政策效果依旧待彰,即楼市趋势性回暖仍待观察,因此对于地产债,个人还是建议静待右侧投资机会。”上述交易员说。
总之,聚焦信用债的投资和交易,出于安全考虑,东海基金基金经理邢烨认为择券时需遵循以下四方面逻辑:一要重视趋势投资;二是针对市场反馈的风险,即使基本面研究没有发现问题,也应及早调仓;三是重视信用债投资中的骑乘收益;四是要把握好流动性,以仓位和集中度管理作为抓手。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