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国际资讯、房产家居、商旅生涯、热点新闻、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3-01-19 12:31:01
NO.211他们只不过是靠蛮力而已作者:淮河雨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分享
题引:在顿巴斯核心战区战线崩溃后,南部赫尔松地区面对乌军的凌厉攻势,数万俄军再度斗志全无。根据可靠消息,乌军正全力进攻新卡霍夫卡,这里堪称是赫尔松地区的莱曼,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后勤保障中心。一旦新卡霍夫卡被乌军收复,那么不要说赫尔松,就算是克里米亚可能也会不保。
克里米亚大桥爆炸起火,乌军现在的攻击能力已经非常惊人。
俄罗斯军队会打仗吗?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包括苏联时期其是大部分战争的胜利者,但是如果拨开这些战争仔细看会发现俄罗斯/苏联为了打赢战争付出的代价之大令人窒息。
其中两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苏芬战争和日俄战争,不管是打赢了苏芬战争还是失败的日俄战争,俄国人的表现都难让人满意。
苏芬战争也称之为冬季战争。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芬兰长期被俄罗斯统治,1809年9月《弗雷德里克港和约》签订,芬兰被战败的瑞典正式割让给沙俄。
其实早在该合约签订前的1808年俄军就已经占领了芬兰,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召集了贵族、教士、市民,以及农民四个阶级召开议会(波尔沃议会),确立了芬兰大公国的体制。
芬兰大公国的外交和军事被沙俄控制,但是对内却有着很高的自主权,芬兰议会可以自主颁布法律、芬兰人可以保持芬兰语教学和宗教信仰,甚至芬兰大公国各级官员都有芬兰人担任。
芬兰最早的议会是俄罗斯人帮助建立的,历史充满戏剧性。
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芬兰对于自己从属于沙俄的地位其实是满意的,毕竟当时的沙俄妥妥的欧陆强权之一,这样的平静持续到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80年代统一后的德国迅速崛起并与老霸主英国矛盾日趋尖锐,到了19世纪末整个欧洲都在分开站队,深感形势严峻的沙俄开始收紧对于自治区的控制。
普法战争后德意志统一,这让沙俄在进入西欧的路上多了一个比法国还要可怕的对手。
沙俄从19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收紧对芬兰大公国的统治,但是那一时期态度有些“敷衍”,直到90年代才开始强推,试图对芬兰地区进行俄罗斯化。短短数年内,沙俄先后要求芬兰政府使用俄语,并且对芬兰议会立法权进行限制。
沙俄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19世纪后半叶开始民族主义思潮在欧洲汹涌澎湃,不少芬兰人已经不满足于芬兰的自治地位,他们希望获得独立,而这是沙俄不允许的。
但是俄罗斯在芬兰推行俄罗斯化很不成功,主要原因是时间来不及了。一次大战时期芬兰在德国的支持下打算独立,而十月革命则直接推动了芬兰独立。
十月革命后芬兰成功独立,而且苏俄还是第一个承认芬兰独立的国家,历史总是那么富有戏剧性。
苏芬战争的爆发自1939年11月开始,直接的引子是苏芬两国的边境争议,芬兰距离圣彼得堡(当时已经改为列宁格勒)只有30多公里,加上芬兰与德国关系密切,为了解除自身北部的地缘风险,莫斯科打算先发制人。
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并对芬兰宣战,但是苏联的行为不被国际认可,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开战之初苏军在人数、飞机、坦克、大炮等几乎所有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除了战斗意志和军人们的专业素养。
论规模,二战之前的苏军已经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武装力量之一。
根据资料显示苏军发起入侵的第一天就有45万苏军投入了进攻,当然还有一个数字是54万人。至于芬军有多少人迎战,这么说吧!苏芬战争后期芬兰进行全国动员后总兵力33万人-34万人,平时芬军甚至不到4万人,双方的实力可以说犹如蚂蚁和大象。
最终大象也确实凭借着巨大的体量压死了蚂蚁,但是付出的伤亡是惊人的。芬兰军队方面历史学家结合资料认为伤亡在4万-5万人,而苏联人的伤亡就非常吓人了。
苏联前期官方承认的数字是伤亡20万人左右,苏联军事专家克里夫施耶夫认为苏军伤亡超过39万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间学者指出苏军伤亡超过27万人。比较权威的数字来自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公布的解密档案,档案显示苏军阵亡+受伤+冻死+被俘总人数37.5万人。
苏军在苏芬战争中伤亡百万的数字来自于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但是伤亡百万这个数字没有更多的佐证。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就是斯大林的外交心腹,他曾经说芬军损失了31万人,其中阵亡6万人,受伤25万人。
但是芬军全国总动员一共也只有33.7万人,按照莫洛托夫的说法,芬兰人已经全军覆没了。
莫洛托夫相当于现在的拉夫罗夫。
至于日俄战争,俄国创造了迄今为止的一个纪录,那就是自己是第一个被黄种人国家击败的白种人国家。亚洲国家打败欧洲国家以及黄种人国家打败白人国家的首例,俄国人不知道怎么看待这个纪录。
很多人为失败的俄罗斯辩护,指出因为沙俄的重心在欧洲,所以没有跟日本真打。这样的说法不能说完全不对,但也确实有失偏颇,因为沙俄在能够尽全力的范围内也尽力了。
在战前沙俄在远东兵力的确低于日本,如陆军不过10万人,日本陆军超过35万人。但是沙俄太平洋舰队超过60艘战舰,还有旅顺炮台的掩护,而日本海军80艘战舰,双方海上力量各有优劣,旗鼓相当。
战前沙俄在远东的海军力量不输日本,但是打得太拉跨,这不是没有全力投入,纯属军队战斗力比不过对手。
1905年2月爆发的奉天会战,日军参战兵力28万人(一说25万人),俄军兵力37万人(一说34万人),双方共有60万人参战,这是二战之前亚洲规模最大的会战,也是1813年莱比锡会战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会战。
不仅兵力占据优势,武器上俄军也占据上风,如俄军装备火炮1300多门,日军则刚刚过1000门。但是最终结果是俄军以9万多人代价败给了日本人,此战是双方陆地战斗的决战,就俄军投入的力量来看,你能说俄国人没有尽力?
而1905年5月爆发的对马海战,远道而来的俄罗斯帝国海军居然以几乎全军覆没、伤亡16000人的代价仅仅换来击沉3艘鱼雷艇、600名日本海军士兵伤亡的战果。
指挥对马海战的日本海军名将东乡平八郎,对马海战后来也成为军事教科书中的经典战例。
如果鸡蛋里挑骨头,或许沙俄没有动员全部的力量是唯一能找得到的台阶,例如当时沙俄陆军超过300万人,但是就如淮河雨所说,沙俄已经能够在尽力的范围内尽力了。
首先欧洲局势风云变幻,作为欧洲列强之一的沙俄势必要把自己的主力放在欧洲。其次沙俄国内局势也风云动荡,政治腐败的沙俄政府面临着随时爆发革命的危险,这让俄国人不可能下全力,因为怕顾头顾不了尾。
所以可以说沙俄没有全力以赴,但是沙俄自身的情况不允许他全力以赴。不过就看沙俄投入的力量,包括不远万里让波罗的海监对绕过大半个地球来对马海峡送死都足以说明沙俄对于日俄战争的重视,在没有全力之外沙俄尽力了。
1905年沙俄境内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俄还要把大量军队放在国内对方俄国民众。
不仅仅是苏芬战争和日俄战争,就是打赢的苏德战争,看看苏军的损失,高达916万人阵亡,而德国人阵亡418万人连苏军一半都没有。整个苏德战争中苏联损失人口超过2600万人,这还是在西方全力援助苏联的情况下。
解密资料显示,二战期间美英援助了苏联43万辆卡车,3.5万辆摩托车,13000辆装甲车包括7000辆坦克,11000架飞机,180万吨粮食。整个二战期间苏联一共得到了1700万吨的美国物资援助,同时期在欧洲作战的美军一共获得了国内的物资2200万吨,美国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支撑自己和苏联作战。
可以说没有美国和英国的援助,如果苏联单独对付德国,能不能打赢不知道,但是苏联损失的更多是大概率事件。由此可见面对德国这样的高端对手,俄国人真的只有被吊起来打的份。
二战后期美苏在德国会师,没有美英的援助,苏联可能真的打不赢德国。
如今同样的问题在俄乌战争中也出现了,俄军的表现让几乎所有人都大惊失色,不敢相信号称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竟然如此拉垮。
不过仔细分析这支军队和这个国家能够发现,他们的高光时刻都是欺负比自己弱小得多的对手。但凡遇到像样的对手就异常吃力,如果遇到高端对手就只剩下挨揍的份。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联输掉冷战就能理解。
苏军81军演,规模很吓人。
结语:历史上俄军/苏军往往凭借数量优势取胜,如今俄军在大力征召动员兵部队,不知道这次人海战术能否帮助俄军在现代化战争中赢得胜利。
(图片来自网络)